AI prompts
base on 我的超迷你机械臂机器人项目。 # Dummy-Robot: Super compact smart robotic-arm
> **我的超迷你机械臂机器人项目。**
>
> 视频介绍:[【自制】我造了一台 钢 铁 侠 的 机 械 臂 !【硬核】](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2341117rG)
>
> Video : [I made a DUMMY ROBOTIC ARM from scratch! - YouTube]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29vrvUwqS4)
![](5.Docs/1.Images/dummy1.jpg)
![](5.Docs/1.Images/case.png)
### 资料说明(更新日期22-2-9)
* 已添加3D模型设计源文件。
* 已添加夹爪硬件设计文件和LED灯环PCB
* 已添加无线空间定位控制器PCB文件
* 已添加无线示教器Peak软硬件工程(作为submodule)
* 已添加REF的硬件设计文件
* 已添加DummyStudio上位机
* 已添加Dummy核心控制器的固件源代码(使用说明见后文)
* 已添加42步进电机驱动器硬件工程
* 已添加20步进电机驱动器硬件工程
* 已添加42/20步进电机驱动的固件源代码
* 已添加命令行调试工具reftool(基于odrivetool框架)
* 已添加便携手提箱的模型文件
> 这是视频中原版机械臂的完整设计方案,该方案成本和制作难度都比较高,因此想复现的同学建议再等等我后面会发布的**Dummy青春版**,该版本会有如下改进:
>
> 1. 整机重新设计结构,改用3D打印作为制造方案(原版为铝CNC),大幅降低制造成本
> 2. 采用我自己设计的小型摆线针轮减速器替代原版的谐波减速器,大幅降低零件成本
> 3. 所有软件和固件和原版通用,功能也完全一致
> 4. 添加我自己设计的PC端上位机和手机端APP(争取把用户初始化设置引导加进去)
> 5. 改进原版电机驱动器的走线方式,原版电源走线采用焊接的形式,不便于安装和拆卸,后面的青春版会使用4p接插件(电源+CAN总线)连接
> 6. 整机成本争取做到2000以内
> 7. **最重要的,会找人出一个保姆级的视频教程!**
## 关于结构设计
我视频中原版设计使用的`步进电机`+Harmonic的`谐波减速模组`,其中后者成本较高(我买的二手大概是600元一个),因此为了能让大家尽量复现本项目,我后期会添加一个`自制摆线针轮减速器`+`3D打印`的低成本方案。
> 目前摆线减速器已经设计好了正在验证,预期会使用PC(或者亚克力)切割结合3D打印制作,精度有所下降但是功能都保持不变,整机硬件成本希望控制在2000元以内。
设计好的摆线减速器见我的另一个仓库:[peng-zhihui/CycloidAcuratorNano ](https://github.com/peng-zhihui/CycloidAcuratorNano)
![](5.Docs/1.Images/cycliod-nano.jpg)
## 关于电路模块
电路为了实现主要的机械臂运动控制功能其实核心就4块板子:
* REF核心板
* REF底板(也就是机械臂底座里面的控制器电路板)
* 步进电机驱动
* Peak示教器
其中前两者和Peak我都开源了,步进驱动设计的时候参考了: https://github.com/unlir/XDrive 这个项目,这是我一个朋友开源的闭环驱动,基于STM32。该驱动分为开源版和闭源版,闭源版基于分立MOSFET性能极其强劲且功能很完善,开源版用的ADC+斩波驱动芯片,具备基础功能,不带CAN协议。
我重新设计了驱动器的PCB电路(本项目分别用到20、42步进,57的文件只是供大家扩展使用),添加了CAN总线的硬件支持,也对原版核心代码进行了完全重构,**提供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可以直接烧录:**
![](5.Docs/1.Images/fw2.png)
**主要改进如下:**
1. 使用C++11重构了代码,引入很多高级语言特性,同时底层部分用C混编,不影响代码性能
2. 对硬件依赖完全解耦了,可以方便以后移植到其他平台的MCU,去除了冗余代码代码也结构化逻辑更加清晰
3. 添加了CAN协议和UART协议的自定义模板
4. 添加了模拟EEPROM的参数储存,可以断电保存数据
5. 添加了任意位置设置为零点,且保证双向半圈内归零(而不是单向归零)
6. 完全兼容STM32-HAL库,可以使用STM32CubeMX直接生成配置代码
7. 其他改进,大家二次开发仅需关注UserApp文件夹下的文件即可
Ctrl-Step驱动的使用方式比较简单,下载好固件后,第一次上电电机会进行编码器校准,如果成功则下次上电后按下按键1会进入闭环模式,通过CAN或者串口发送指令即可控制电机,关于指令的说明见源代码`UserApp`文件夹的`interface_can.cpp`和`interface_uart.cpp`:
![](5.Docs/1.Images/fw3.png)
> 其他按键的作用:
>
> * 同时按住两个按键上电,会自动进行编码器校准,如果首次校准失败可以通过这个方式重新校准
> * 短按按键1在**使能闭环/失能闭环**间切换
> * 长按按键1板子重启
> * 短按按键2清除堵转保护
> * 长按按键2将目标值归零(比如如果是在位置模式那位置会归零)
>
> 其他的功能要通过代码或者通信协议设置,比如设置**home零点**、**PID参数**、CAN节点ID、**各种运动参数**等等,可以自己研究代码。
当然另一种方式是大家也可以自行使用GRBL类的驱动器改装用来驱动本机械臂,这样方案的问题在于,grbl固件耦合性比较强(毕竟不是针对机械臂而是CNC类应用设计的)不便于扩展,另外脉冲形式的控制方式使得走线极其不优雅(每一个关节都要单独拉`step/dir`线到控制器,导致最后几个关节走线很长)。
而我用一体闭环的方式则可以以串联的形式把所有电机连起来即可,走CAN总线使得整体走线只需要四根线(电源正负两根,CAN信号线两根),此外总线模型使得电机可以工作在`力矩`、`速度`、`位置`、`轨迹`模式下,而脉冲模式只能工作在位置和轨迹模式,无法进行复杂控制。
**Peak的话我之前已经软硬件都开源了,可以去SubModules文件夹里面看那边的README说明。**
## 关于核心固件
这个机械臂的固件核心就是运动学姿态解算,~~这块我还在整理,后面会封装得更完善一些进行开源~~,**已开源**,现在写死的很多参数会设计成可配置的,**方便大家用本项目学习完后迁移到自己设计的机械臂中**;同时我把固件从LiteOS框架移植到大家更熟悉的FreeRTOS,方便做二次开发。
**REF的固件使用说明:**
固件主要包括几大功能模块:
* BSP驱动:板载的各种硬件驱动比如OLED、IMU、LED、蜂鸣器、非易失储存等等
* 3rdParty库:包括U8G2的图形库和Fibre的序列化/反序列化库
* Core:ST官方的HAL库
* Driver:ARM的CMSIS驱动
* Midwares:FreeRTOS支持包
* Robot:核心机器人库,包括各种算法和驱动代码
* UserApp:上层应用,可以基于我提供的API接口自行开发其他应用
> * 其中OLED使用Arduino的U8G2库移植而来,可以方便地现实各种调试和系统信息,另外由于STM32的硬件I2C又BUG这里使用了软件I2C驱动屏幕,实测帧率比硬件I2C更高。
`DummyRobot`类是Dummy的完整定义所在,初始化的时候需要设置好**步进电机驱动的信息**以及**自身的DH参数**:
![](5.Docs/1.Images/fw1.jpg)
其中驱动器信息包含:CAN节点ID、**是否反向**、减速器的减速比、**运动限制范围**。
而DH参数的含义如下:
![](5.Docs/1.Images/fw2.jpg)
机械臂的构型需要满足Pieper判据(机器人的三个相邻关节轴交于一点或三轴线平行),才能得出解析解,所以大家可以根据Dummy的结构进行修改,然后自己替换DH参数即可以移植我的代码。
> 关于位置的记忆,和上电零点校准:
>
> **由于绝对值编码器的位置只在一圈内有效,工业机械臂经过减速后为了获取绝对位置一般是做输出端编码,但是这样精度就降低了30倍(减速比),所以更合理的是做`双编码器`或者低`功耗编码器+电池`;而我这个项目中双编码器影响结构紧凑设计,所以用了更巧妙的方式:利用电机驱动的电流环控制上电后进行低力矩的无零点定向运动,碰到机械臂限位之后确认粗零点(无限位开关归零),然后根据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位置精调零点。这个方式的零点是没有误差的,而且几乎不受加工精度影响,因为在12度(360/30)内都是绝对值编码器的有效精度范围。**
**Peak的固件说明:**
Peak基于X-Track项目,大家可以去Peak仓库查看。
## 关于上位机
视频中的软件仿真基于RoboDK,我在视频中开发了连接Dummy的Driver(驱动部分官方document有介绍的,原版是基于TCP网络接口,我修改成了串口并兼容dummy的协议)。不过由于这个软件是收费的,因此我也基于Unity3D开发了自己的上位机,已经发布在仓库。
上位机目前暂时没有计划开源,因为还有很多功能要添加,我也是希望最后能做成一个类似RoboDK的通用软件,大家以后自己做机械臂也能用上,当然软件肯定会是免费的。
## 关于控制算法
首先运动学部分是已经实现了的,正逆解都是传统DH参数计算的,正解(关节角求末端位姿)是唯一解比较好办,逆解(末端位姿求关节角)的话会涉及多解(一般是8个),我这里使用的算法是**求解上一姿态和目标姿态中6个关节变化最大角里面最小的那一组作为逆解采用的config**。这样可以保证机械臂始终以最小转角进行姿态切换。
然后关节角到电机驱动器输入信号的转换这一块,我使用的是梯形加减速曲线进行速度位置规划。举个例子在MoveJ指令中,当收到一个关节角运动指令,控制器会进行运动角度差分计算,得到6个运动差分角度,然后取6个差分角中最大的角θ,同时根据设置的JointSpeed参数计算运动θ角需要的时间(考虑上加减速),把这一时间作为其余5个电机的运动参数计算各自的加减速度&最高速度,然后6个电机根据计算的参数同步运动,就可以保证其同步性和流畅性了。
另外六个电机使用CAN总线连接,每个电机接受两个ID号的信息(自己的ID、0号ID),0号ID作为信息广播和同步用。电机接收到运动指令后将信息储存在影子寄存器中,待收到广播的同步信号后开始运动,这样能进一步保证电机同步性。
最后,动力学部分还在开发中,这块暂时没有完全实现。上**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算法都强烈建议去看一下《机器人学导论》这本书**,里面写得非常详细。
## 指令模式
Dummy固件支持三种不同的指令模式(指令可以由USB、串口、CAN接收),不同模式的特性有所区别,见下表:
| | 指令发送频率 | 指令执行方式 | 可被新指令打断 | 指令间停顿 | 适合场景 |
| -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| SEQ(顺序指令) | 随机,低(<5Hz) | FIFO队列依次执行 | 否 | 有 | 一次性发送几个关键点位姿,等待依次执行,可以确保关键点到达;但是由于关键点之间存在减速到0的过程所以存在一定停顿;适合场景例如**视觉抓取、码垛等应用**。 |
| INT(实时指令) | 随机,频率不限 | 指令覆盖,立即执行 | 是 | 无 | 用于实时控制,新指令会覆盖正在执行的指令得到立即响应;但是如果一次性发送一系列指令的话则效果会是只执行最后一条;适合场景例如**动作同步**。 |
| `ToDo`TRJ(轨迹跟踪) | 固定,高(200Hz) | 自动插值,固定周期执行 | 否 | 无 | 适合用于需要进行精确轨迹跟踪的应用,速度会放慢;示例场景比如**3D打印、雕刻、绘画等**。 |
---
> **感谢以下项目作者:**
>
> * [unlir/XDrive: Stepper motor with multi-function interface and closed loop function. 具有多功能接口和闭环功能的步进电机。 (github.com)](https://github.com/unlir/XDrive)
> * [odriverobotics/ODrive: High performance motor control (github.com)](https://github.com/odriverobotics/ODrive)
> * [olikraus/u8g2: U8glib library for monochrome displays, version 2 (github.com)](https://github.com/olikraus/u8g2)
> * [samuelsadok/fibre: Abstraction layer for painlessly building object oriented distributed systems that just work (github.com)](https://github.com/samuelsadok/fibre)
", Assign "at most 3 tags" to the expected json: {"id":"3095","tags":[]} "only from the tags list I provide: [{"id":77,"name":"3d"},{"id":89,"name":"agent"},{"id":17,"name":"ai"},{"id":54,"name":"algorithm"},{"id":24,"name":"api"},{"id":44,"name":"authentication"},{"id":3,"name":"aws"},{"id":27,"name":"backend"},{"id":60,"name":"benchmark"},{"id":72,"name":"best-practices"},{"id":39,"name":"bitcoin"},{"id":37,"name":"blockchain"},{"id":1,"name":"blog"},{"id":45,"name":"bundler"},{"id":58,"name":"cache"},{"id":21,"name":"chat"},{"id":49,"name":"cicd"},{"id":4,"name":"cli"},{"id":64,"name":"cloud-native"},{"id":48,"name":"cms"},{"id":61,"name":"compiler"},{"id":68,"name":"containerization"},{"id":92,"name":"crm"},{"id":34,"name":"data"},{"id":47,"name":"database"},{"id":8,"name":"declarative-gui "},{"id":9,"name":"deploy-tool"},{"id":53,"name":"desktop-app"},{"id":6,"name":"dev-exp-lib"},{"id":59,"name":"dev-tool"},{"id":13,"name":"ecommerce"},{"id":26,"name":"editor"},{"id":66,"name":"emulator"},{"id":62,"name":"filesystem"},{"id":80,"name":"finance"},{"id":15,"name":"firmware"},{"id":73,"name":"for-fun"},{"id":2,"name":"framework"},{"id":11,"name":"frontend"},{"id":22,"name":"game"},{"id":81,"name":"game-engine "},{"id":23,"name":"graphql"},{"id":84,"name":"gui"},{"id":91,"name":"http"},{"id":5,"name":"http-client"},{"id":51,"name":"iac"},{"id":30,"name":"ide"},{"id":78,"name":"iot"},{"id":40,"name":"json"},{"id":83,"name":"julian"},{"id":38,"name":"k8s"},{"id":31,"name":"language"},{"id":10,"name":"learning-resource"},{"id":33,"name":"lib"},{"id":41,"name":"linter"},{"id":28,"name":"lms"},{"id":16,"name":"logging"},{"id":76,"name":"low-code"},{"id":90,"name":"message-queue"},{"id":42,"name":"mobile-app"},{"id":18,"name":"monitoring"},{"id":36,"name":"networking"},{"id":7,"name":"node-version"},{"id":55,"name":"nosql"},{"id":57,"name":"observability"},{"id":46,"name":"orm"},{"id":52,"name":"os"},{"id":14,"name":"parser"},{"id":74,"name":"react"},{"id":82,"name":"real-time"},{"id":56,"name":"robot"},{"id":65,"name":"runtime"},{"id":32,"name":"sdk"},{"id":71,"name":"search"},{"id":63,"name":"secrets"},{"id":25,"name":"security"},{"id":85,"name":"server"},{"id":86,"name":"serverless"},{"id":70,"name":"storage"},{"id":75,"name":"system-design"},{"id":79,"name":"terminal"},{"id":29,"name":"testing"},{"id":12,"name":"ui"},{"id":50,"name":"ux"},{"id":88,"name":"video"},{"id":20,"name":"web-app"},{"id":35,"name":"web-server"},{"id":43,"name":"webassembly"},{"id":69,"name":"workflow"},{"id":87,"name":"yaml"}]" returns me the "expected json"